想起古代很多可贵的师生情谊和故事,觉得佳话这个词用来描述这样的情形比较妥当。或者一个字,缘。
当然,日常生活中,比较迟钝的我经常不觉得有那么特殊和强烈的情感,但是这也不妨碍我们想起来的时候怀着感恩的心态。(汗!不会写中文了。)
有那么一些老师,在你不知道自己可不可以的时候他们就觉得你可以。中国的老师们经常批评为主,鼓励为辅,这样的效果是你会觉得鼓励是多么的可贵以及含金量极高。那么在关键的时候,(前提是你相信老师的权威,)他或她的鼓励就会极大地增强你的自信。我是这样的,不知道对于现在的小朋友们是不是这样。你可以试试看,不过我发现现在的赛智参赛者普遍都很自信,似乎这个建议不太需要。
有权威在,至少不会很盲目说:我这个也不会那个也不会叫我一下子做件事情,那是不可能的啊!所以除了老师以外,在那个领域的牛人都可以去请教。虽然他们一般都很忙,不可能带着你一步一步地教,但是即使去研究一下这样的一群人,或者有幸见次面,甚至见不到面去参观下他们工作的地方,感受一下,哦,原来是这个样子的,也是不错的经历。首先不要希望太大咯,别人不可能一直恭候你的吧,所以还是要礼貌加多多联系。
我不知道现在的高中生对大学生的看法怎么样,似乎在我们成长的环境没有美国那么随便也没有日本那么“前辈前辈”地那么拘束。没有兄弟姐妹的我们似乎联系起其他的“兄弟姐妹”来也不那么热络,何况一般一个年级都那么多人了,还认识不过来呢。学校又是相对封闭的环境,高年级差个三年了不起了。就我自己来说当时这样的前辈也不多,到了大学才多起来。在高中的时候觉得大学生好赞啊,都可以自主决定。后来自己大学毕业才觉得大学生好闲好不用功,不过比起高中来还是上了一个等级的。所以当时去复旦去见college mentor对于我进复旦是否有影响呢?其实我也不知道啊。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